1
财经365讯(编辑 钱多多)认识一个朋友,钻研网贷行业数年,写过一些评论性文章,算一个资深的投资者了,近期,陆续把到期的P2P投资都取了出来。问其原因,回复说“心理没底”。
什么样的平台才是靠谱的?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说两句,上线银行存管、不良率较低、交易规模大、股东背景雄厚……仔细想一下,似乎没有一条真正能经得起推敲。
上线了银行存管,起码得到了银行的认可,却也并非万无一失。网贷之家数据显示,截止2018年1月,全国共有25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后出现问题,其中,17家提现困难,4家跑路。其他几条,“保证”效果只会更差,比如规模大,规模大自然不容易出问题,但出了问题便是大问题。
在最初的监管制度设计中,P2P平台备案登记是前置步骤,领取营业执照后10个工作日内去备案登记,登记之后才是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、上线银行存管等。但在实践中,流程恰恰颠倒了,其他工作都就绪后,监管逐条核查合规情况,确保无误后,最后予以备案。
原因在于,尽管“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、合规程度、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”,地方监管机构备案登记本身必然也会被投资者视作平台靠谱的证据,自然也就不能轻易地备案通行,要平台真的靠谱才行。
在这个意义上,各地监管机构备案登记实施细则便是其挑选“靠谱”平台的步骤,不妨看一下,过程有多复杂。
北京:需要提交11项备案材料,15个工作日的公示期,接受社会监督。在备案审查中,会“根据国家1+3的规定、57号文及148项(合规整改)规则”进行验收,同时强调“验收备案只求质量,不求数量,通过一家备案一家”。
上海:需要提交12(新平台)或17(老平台)项材料,1个月的公示期期,接受社会监督。“此次备案将从严把握,首批备案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”。
深圳:需要提交14(新平台)或19(老平台)项材料,106条整改细则,“完成对照整改并经市金融办验收合格后,方可申请备案登记”,1个月的公示期期,接受社会监督。
上述备案材料中,除了平台自述性材料外,还包括律所出局的法律意见书、会计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、公司信用报告、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平台合作协议等文件,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机构监督和审查机制,整个过程,经过“多方数据比对、信用核查、实地认证、现场勘查、高管约谈、部门会谈”等过个步骤,涉及到地方金融办、银监局、公安局、通信管理局、网信办以及工商局等多个机构。
经过如此复杂的流程和审慎的决策,监管机构方“敢”予以备案,即便如此,也一再重申“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、合规程度、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”,且保留撤销平台备案资质的权利。
足以说明,判断一个P2P平台靠谱与否并非容易的事。
2
事实上,没人敢拍着胸脯说某类P2P平台是靠谱的,只要有固化的标准,就会有针对此标准的骗局出现。所以,投资P2P产品,是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的,如网贷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“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,应当具备投资风险意识、风险识别能力、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”。
这个心态不摆正,就会做出很多违背投资逻辑的事情,比如:
借钱买P2P理财产品。一般而言,能让人借钱去投资的理财产品,必定是充分吊起了投资者的贪婪之心,以至于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放大这种收益。
在2015年的牛市和2017年的炒币潮中,大家见多了这样的例子,这些人为了翻倍而加杠杆,我们称之为激进投资者,赌对了便可财富自由,相反,也愿赌服输。
在P2P投资中,加杠杆不过为了几个点的收益(如年化7%借出来,投资到年化10%的产品中去,一年赚取3个点的利差),赌对了一年多赚几千块钱,输了则背上沉重的债务。激励和风险并不相称,都不能称之为激进的投资者,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投资者。
All In P2P理财产品。在跑路平台维权群里,必定少不了这么一类投资者,“瞒着家人投了50万进去,现在都不敢告诉家人,每天还要强颜欢笑,怎么办”,这便是“ALL IN”型投资者。
All In的最大问题是降低了理财选择的容错率,要么对,要么全错,背后仍然是“赌”性作祟,属于典型的激进型投资者。
投后零操作。买前精挑细选,买后不管不顾,这是大部分投资者的写照。很多跑路(或清盘)的平台,在你买入的时候都是正常经营、看不出一点端倪的,而在跑路前,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事件,释放出预警信号。
临近2018年春节,P2P行业又出现一波停业(或问题平台)潮,其中,不乏一些成立多年的老平台。2018年1月份以来,各地出现问题平台64家,其中45家主动停业发布清盘公告,19家则出现跑路、提现困难等问题,22家为成立于2015年之前的老平台。投后零操作、零关注的人是看不到这些信号的,相信都会中招。
3
只有具备了风险意识和正确的投资习惯之后,才有了解如何正确选择P2P平台的必要。
鉴于不可能存在绝对靠谱的平台,所以在平台筛选时,更多地要用到红线排除法。即确认几个投资红线,红线之内,一概远离,平台很多且足够同质化,不必担心误杀的问题。
未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的平台,一概远离。银行存管可以有效防止平台挪用客户资金,是用户资金安全的一道阀门。据网贷之家数据,截止2018年1月8日,共有911家平台宣布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,其中698年完成系统对接上线,占行业机构数量的36.15%。
考虑到监管早在2015年末就提出了银行存管要求,经过2年多的时间都未上线存管的平台,要么是实力较差银行看不上,要么是就是合规意识淡薄,还是远离为上。
当然,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一样会出现问题,一些银行也存在着“存而不管”的问题,还需要接着排除。
成立时间超过两年且月成交额低于3亿的平台,可谨慎参与。任何平台都是从小到大做起来的,从这个角度,本文不对新成立平台设置规模门槛。对于成立时间2年以上的平台,如果月成交额低于3亿元,建议谨慎参与。从网贷之家数据看,月交易规模3亿元行业内排名100位左右。
成交量可以有效反映平台的获客能力和资产拓展能力,若严格按照个人20万、企业100万的借款上限,3亿成交至少对应1500个借款个人或300个借款企业,不算多,也不算少,已经具备了一定借助存量客户自我循环发展的能力。此外,只有较高的成交量才能摊薄平台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营销推广、IT运维、数据风控等成本,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。
当然,成交量也可通过刷单、羊毛党等方式作假,高成交量可能有水分,但低成交量也的确表明平台综合实力不强。
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平台,建议远离。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,透明是需要底气的,心理没鬼才会有这种底气。信息披露上遮遮掩掩的平台,没人知道背后隐藏着什么猫腻,远离就好了。
监管机构发布了信息披露细则,但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,很难做到按图索骥、一一排查,更多地,只是靠主观判断。此时,可以借助国家互金专委会、互金协会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等机构,参考平台数据情况以资投资决策。
互金协会信批平台中披露的某平台数据
对于新手而言,通过上面几个指标的筛选,可过滤大部分不靠谱的平台。对于经验老道的投资者,还可以通过平台发标情况、收益率变动、反常促销、交易量情况、负面舆论信息、代收余额变动、甚至实地走访等来进一步提高筛选准确度。
4
还没有结束。
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,具体的项目逾期后,平台不允许进行兜底,意味着,平台的安全不等于理财项目的安全。投资者在选定相对靠谱的平台之后,对于具体的借款人也要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。
借款人的甄别,是商业银行风控部门的核心职责,涵盖授信发起、风险审批、贷后管理等几个流程,涉及到行业分析、财务分析、经营分析以及押品管理等,是个成体系的活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能做的实在有限,最终,还是要依赖平台对借款人的甄选能力,且要接受“平台判断失误、自己承担风险”的结果,毕竟,具体的投资项目是投资人自行挑选的。
回到开头朋友的那个选择,真正让他心里没底的,估计便是这个吧。
最后还是那句老话:理财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,请关注财经365!
本文“合规之年 请注意P2P投资的正确姿势”由财经365首发,欢迎转载,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。
免责声明:财经365(www.moban5.cn)发布的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 性、原创性等,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关注财经365公众号(caijing365wz),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!
下一篇:华宇系又一P2P平台猝死!
从唐小僧的暴雷,到联璧金融的“翻车”,端午节后的网贷行业很是不平静。一个个“雷”不仅炸懵了投资者,也让整个行业人心惶惶,甚至有人生出“雷潮”是不是要到来的担忧。不过...
1、80家公司发布增持计划数据显示,截至到19日,A股已经有80家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的增持计划,而上月同期仅有65家公司公告了重要股东的增持计划,也就是说,6月以来,重要股东增持计划...
现在P2P出问题的太多了,看着平时运营情况很好的平台,一旦资金链断裂,很快投资人就挤兑,出现平台问题。那么,唐小僧高管报案 背后是什么原因?为什么会报案?大家来看下本文的报道。...
财经365讯(编辑 钱多多)今天我们来聊聊和P2P很接近的现金贷。 首先我们区分一下P2P和现金贷两个概念。 P2P平台是网络信息中介,是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的平台。现...
财经365讯(编辑 钱多多)之前给大家陆续介绍了如何判断P2P平台的要点,这些要点零零碎碎的,不方便大家系统学习,所以今天给大家汇总一下。 我将判断P2P平台的要点分为6部分...
本文“合规之年 请注意P2P投资的正确姿势”由财经日报网首发,欢迎转载,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。
免责声明:财经日报网(www.caijingribao.com)发布的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 性、原创性等,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